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百八十三章 国界之战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草原之上,人喊马嘶,纵横奔驰,声势宏大。

    戚继光这两年在江南打多了倭寇,敌人也矮小,战场也狭窄,猛然回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,感觉天地骤然宽广。

    戚继光这次奉旨前来,并没有允许他带兵马,朝廷的理由是南方兵马,不适应草原战争,听起来也很合理。

    因此这三万骑兵,其实都是李成梁统属的,一部分是关外女真,一部分是辽东驻军,一部分是草原骑兵。

    按照萧风的吩咐,李成梁手下的军队一向都是混编的,小队长也是各族人都有,一切凭本事说话。

    戚继光和李成梁两人彼此闻名已久,这次才真正见面。攀谈之下,都对彼此的治军打仗颇为佩服,彼此互相学习了不少兵法。

    因此当萧风赶到驻地时,两人的关系已经处得很不错了,而且李成梁划给戚继光的一万骑兵,戚继光也已经如臂使指了。

    萧风到的这天,国坊改造升级的火枪也运到了大同城内。林桐谨遵旨意,并未让萧风等人进城领枪,而是派人将枪支弹药送到了驻地。

    萧风让所有骑兵领到火枪后,进行了一番演练,确保众人都会用了之后,带足城中送来的给养,大军开拔出发。

    这一路上自然要先经过大明的草原,草原上的牧民们,不分民族,都沿途欢送。

    在草原深处,是奇喇古特部族的草场,首领哲恒阿哈(我打赌大部分读者已经忘记这个部族和这位首领了)策马扬鞭,热情地随着部队奔跑,带着人们给部队送水送肉干儿。

    萧风也忘了这位首领叫啥了,但这难不倒他,他挥着手,大声的笑着,热情无比。

    “草原上的雄鹰啊,你的鲜花呢?怎么没有带着她一起来啊!”

    哲恒阿哈自豪地指着身后两匹跟随奔跑的矮一点的小马,其中一匹上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,比当年在互市上胖了一些,看着也更漂亮了。

    而另一匹更小一点的马上,竟然骑着一个三四岁的娃娃,两手拉着缰绳,小马虽然跑得慢一些,但是跑得很稳!

    萧风大为惊叹,常听人说草原上的孩子会走路后就会骑马,一直以为是夸张,想不到还真有这样的孩子啊!

    “萧天师,我的妻子带着女人们做了很多奶疙瘩给你们带着!她说如果不是大军不肯停留,还想请你吃一顿土豆炖牛肉呢!

    现在整个草场上,我妻子做的最好吃,比那些关内来的汉人女子做的还好吃!

    那些关内女子不服气,说土豆炖牛肉不是最好吃的,好吃不如饺子……”

    萧风一边跑一边大笑:“那是你的孩子吗?好厉害啊!将来一定能帮你管理好草场!”

    哲恒阿哈自豪地大笑:“是我孩子,可惜不是儿子,是个女娃子,叫也可兔。

    汉人名字是学堂的汉人先生给起的,叫三娘子!现在草原上的孩子都有蒙语和汉语两个名字了!”

    萧风一愣,随即恍然,眼看已经要跑出哲恒阿哈的草场了,他大声冲哲恒阿哈喊道。

    “女娃子也没关系,你好好培养她,她一定会成为草原上最美丽的雄鹰!”

    哲恒阿哈在自己草场的边缘停住了脚步,回头看向自己的妻女,哈哈大笑道。

    “萧天师还是不懂我们草原上的习俗啊,女孩哪有比成雄鹰的呢?也可兔,你说对吧?”

    也可兔在马背上坐直身子,远远的望着萧风远去的背影,用稚嫩的声音大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说萧天师在大明建了女子学校,允许女子当官儿!我为什么就不能当雄鹰呢?”

    众人一片大笑声中,三万骑兵荷枪实弹,一路向北,直向西伯利亚奔袭而去。

    在大明草原边境,和西伯利亚接壤之地的,是刚安顿下来的土特部族。

    他们分得了草场和牛羊,正在休养生息。听说大明骑兵队要去和罗刹人干架,他们纷纷表示要参与。

    萧风劝住了巴特尔:“大明把你们接回来,不是为了把你们当刀枪用的!你们好好过日子,将来为大明出力的日子多着呢!”

    巴特尔带着巡逻的骑兵们一直送到西伯利亚边境上,才停住脚步,一群蒙古汉子们齐声高含喊。

    “凯旋,萧大人,凯旋啊!”

    而此时的罗刹火枪骑兵大部队,也已经跨越了乌拉尔山脉,冲进了西伯利亚汗国的境内。

    亚历山大都没有回莫斯科,他在路上就已经报告了沙皇,然后直接找到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的骑兵队,就地驻扎。

    不要怀疑消息传递的速度,养鸽子从来不是中国人的专利,俄罗斯虽然寒冷,鸽子也还是能活的。

    其实对于信鸽的开发利用,西方一点也不落后。最早在古希腊就有训练信鸽的记载,后面到古罗马时期,信鸽已经被广泛应用了。

    不过是人们总觉得飞鸽传书这么高逼格的事儿,只适合发生在中国大地上,才没有违和感。

    想想看,一个霁月清风青衣白袍的男子,别误会,我说的是萧风,不是江左的那位。举起鸽子,美如画吧?

    一个大胡子白人,穿着中世纪风格的服装,举起一只鸽子,看起来就比较古怪,和美似乎不怎么沾边。

    而当沙皇从信鸽上看到信后,立刻下令,让俄罗斯的骑兵队集结,在最短的时间内翻越乌拉尔山脉,进入西伯利亚准备迎战。

    本来沙皇是不太愿意和大明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的,因为相比欧洲那边的敌人,大明还是显得太远了些。

    可大明提出的要求,在沙皇看来,简直是要刨了他的祖坟!他早已将西伯利亚地区当做自己的后花园,岂容他人染指?

    何况乌拉尔山脉虽然不算高,翻过来也不算很难,但那是在无人防守的前提下。

    万一大明真的占领了西伯利亚,把乌拉尔山脉当成他们的长城,在山上驻军,哪怕是在山脚下驻军,再想翻越也是难上加难了。

    所以沙皇决定,先打赢,再谈判。自古以来,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,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!

    而且沙皇写信告诉亚历山大,打赢之后,也不用提什么过分的要求,毕竟现在主要精力还是在欧洲混战中。

    只要大明答应西伯利亚都归俄罗斯,再把大明现有的蒙古草原平分就行了。作为胜利者,这个要求简直是太谦虚了。

    至于打败了怎么办,沙皇并没有考虑。他这次倾其所有,派出了六万火枪骑兵。

    这支骑兵队是他多年心血攒下来的,本来是他准备横扫欧洲用的,现在迫不得已,只能先拿大明开刀了。

    之前三次和大明作战失利,在沙皇看来各有原因,不足为凭。

    第一次是远征打猎队。打猎队本身就是冲着野兽去的,最多就是抢掠一些当地土著,遇上正牌的大明骑兵,失利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第二次是联合漠北蒙古,去收复草原,攻打宣大一线。那一次作战的主力是蒙古人,俄罗斯的火枪骑兵只有一万人。

    而且虽然败退,但是一万人死伤不多,算得上是全身而退,罗南德还带回了不少财物作为出兵的军费。

    第三次是土特部族叛逃引起的遭遇战。这次失利让沙皇有点难受,毕竟当时加起来也派了两万多骑兵呢,按理说是不该输的。

    但皇家卫队长克罗斯将军解释说,土特部族的叛逃事发仓促,先后追击的骑兵队伍互相不统属,战术反应也慢。

    而大明一定是提前就和土特部族有勾结,在半路埋伏,以逸待劳。而且大明骑兵加上土特部族骑兵,人数上远超己方。

    而且对方还唱了一首不知道什么词儿的歌,好像是歌颂一只什么鸟的,乱七八糟的,导致对方士气大振。

    这次就不同了,第一,据情报说大明只会派出三万人马,而我方有六万人马,远远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