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四章 三月廿三拜妈祖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br />
    村民的都是生计艰难的,根本就没什么金钱大兴土木。不过就算这样,渔村原来的村民们也是费尽心思,在半山腰处,背山面海之处,夯土为墙,建了一个很简陋的土木结构的小庙。还请了南澳那边一个心灵手巧的木雕师傅雕了一尊娘娘像,供奉在此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这座娘娘庙就成了渔村居民的信仰寄托。

    三月廿三,是娘娘的诞辰,也是娘娘庙最大的节日。

    这一天各地妈祖庙都是最热闹,大家不管贫富贵贱,这一天都扶老携幼,要到妈祖庙中进行祭拜的。难民村的人也不例外,数天前各家都提前开始准备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年大家够过得凄惨啊!

    大家可都想着趁着娘娘祭祀的大节,向娘娘许愿,祈求家庭能够平安,家人能够健康,无灾无病呢。

    此刻,在娘娘庙前,除了难民村的人之外,渔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的,已经到了大半。

    东涌这里,有前村后村两个村子,都是渔村。

    前村更加靠近西南边,后村在西北侧。沿着海岸线有一里多的距离。而难民村,则是离后村比较近,就在后村靠山位置一里多路的地方。

    今天是妈祖圣诞,靠海为生的人们,都想请求妈祖娘娘的保佑。既是保佑出海平安,也是祈求无病无灾。对海滨渔村的贫苦人民这些时时都在饥饿、贫穷、病痛中挣扎中的人来说,向娘娘祈愿,成为他们的一个希望和寄托。

    所以渔村的也基本都是除了走不动的,其他都全村出动了。

    东南沿海的农村有个习俗,原来没钱建庙的村子,或者是外来人的村子,大多都会选择跟本地的村子搞好关系,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合祭庙宇,这么一来,原来庙宇的人气一下子就旺了起来,有有钱把庙宇修建的更加宏伟,原来本地户也会因此沾光,算是两全其美的双赢方略。

    后来这些来自赣地的难民们,本来村里都有信仰妈祖的习俗,到了此地之后,没钱盖庙,就跟渔村居民合祭此庙。

    三个村本来关系一直不错。

    前村后村因为是这里仅有的两个村子,因此都是亲戚来亲戚去的,彼此非常亲近。难民村建了之后,跟两个村子互通有无,倒也相处很是融洽。

    特别是因为难民村有有铁匠、木匠这些渔村没有的技术工,难民村的人经常帮着渔村的人做点东西,加两个渔村的人,也有不少在南澳船厂帮工。

    因此,难民村和两个渔村的人相互一往来,也都熟络了起来。

    由其是跟后村,因为离得近,两个村相互帮忙交流很多。

    最近这两个月要算最受两个渔村欢迎的,就是小云。

    渔村一直位于穷山僻壤,从来都没有医生到来,生病的人都是要到几十里地之外的南澳湾那边,才能找到医生,帮忙抓药看病。不但路途遥远,看病的费用也都不是这些贫苦人家所能承担得了的。

    自从一个多月前,小云跟难民一起逃难到了这里。两渔村的人听说难民村有个医生可以帮人看病,而且都是免费帮忙的,于是大家有个什么病都会来找小云。

    短短一个多月下来,小云治好了两渔村的不少贫苦人家。

    而且小云除了那个面容有瑕疵之外,看上去也是一个清秀的姑娘,气质又好。渔村老老少少都对小云印象很好,甚至还几个小伙对小云都有那么点意思呢。

    此刻的小云,正跟着难民村参加祭祀的大部队,出了门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